添加日期:2010年8月27日 阅读:1194
一周以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信息中心对外正式发布了2009年医药工业领域(化学制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装备七大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家企业名单及相关数据分析。
自2003年起,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上海医工院信息中心负责进行医药行业统计工作。2008年大部制改革后,由国家统计局授权,工业和信息化部执行医药行业统计制度,履行医药行业统计职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8年下发工信厅消费[2008]41号文,明确医药行业统计工作的分工与统计范围,其中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信息中心承担年报编制、定期报汇总及医药行业统计的协调、催报和汇总工作。所以,出自上海医工院的医药行业统计数据具有不可替代的**性,可视之为我国医药行业的政府数据。
本报现整理刊发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信息中心发布的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名单及其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以飨读者。
2009年中国医药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医药工业总产值已达10007.6亿元。通过资本运作、兼并重组、研发创新等手段,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扬子江药业**的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引领着中国医药行业在做大的基础上实现着做强的梦想和突变。
规模优势日益扩大 总体水平显著提升
2009年,全国医药工业企业数为7464家,医药百强占比为1.34%。但从工业总产值来看,全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为10007.6亿元。其中,百强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达2497.7亿元,占24.96%。
医药百强的总体规模显著提升,主营业务收入达2981亿元,占全国医药工业的30.97%,其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34%,较2008年的30.79%的增长率多了0.18个百分点。这显示出医药工业整体水平大幅提高,百强企业规模优势一定程度上亦被医药工业整体水平的较大增幅摊薄。
2009年进入医药百强的主营业务收入底线超过10亿元,比2008年的第100位企业增长了32.92%。有5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大关,较上年增加了3家。
在医药百强中,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为8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断层;主营业务收入为60亿元~80亿元的有3家,与上年持平;40亿元~60亿元的有13家,较上年同期翻了一番;20亿元~40亿元的有30家,较上年增加了7家;10亿元~20亿元的有49家,占百强的近半数,较上年增加了8家。2009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呈葫芦状分布,有79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亿元~40亿元,企业数量比上年增加了15家。中等规模企业的快速崛起,不仅提升了百强的整体实力水平,而且给百强注入了更多的新生力量,显示出医药百强的强劲发展潜力。
以1.34%家数的占比,医药百强在各项指标的完成方面均显示出其地位重要。在医药产业中,医药百强完成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25.0%,实现资本总额占全国的31.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31.0%,完成利润总额占全国的34.5%,而其从业人员却只占全国的15.7%,且出现负增长。医药百强以较低的资产和人员增长,获得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效益,且完成了占全行业三分之一的业绩,这体现出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中度,但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以改变“多、小、散、乱”的行业局面。
从2008年和2009年进入医药百强的企业的位次来看,新旧更迭是市场竞争*为显著的表现。2009年医药百强位次持平的有9家企业,扬子江药业和哈药集团牢牢地把持着头两把交椅,其140亿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后续企业拉开了较大的差距。位次上升的有27家企业,其中杭州华东医药集团公司不仅位次提升*为明显,且以100多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跨入百亿元企业行列。
企业由于兼并重组、股权变动或主营业务转移等因素导致排名位次变化是2009年医药百强位次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在医药百强中,虽然位次下降的有37家企业,但由于主营业务收入下降而导致排名下降的企业只有4家,集中于以出口为主的原料药企业和医疗器械企业。
2009年医药百强中,新进榜企业有27家,且较集中于化学制剂、中成药、化学原料药三大子行业。面临原材料涨价、**环保、资源有限的压力,制药企业的产品链分别向上下游延伸,向较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倾斜,向管理与市场营销要效率已成为发展趋势。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中,潜在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模式值得密切关注。
与2009年世界制药前10强、前50强的销售收入占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38.4%和65.7%相比,我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医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为30.97%,较上年提高了0.18个百分点,产业集中度提升幅度不大。
而在医药百强中,前10家、前50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在医药百强中的占比分别为33.02%和76.55%,较上年的35.07%和78.39%分别降低了2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这不但与医药百强整体水平提升,以及医药百强收入规模呈两极分化态势有较大的关系,而且与大者做大、中等规模企业集聚于10亿元~40亿元区间亦有一定的关系。中间断层状况提示我们,中国医药行业要形成规模梯队,还需要培养一些中大型企业。
化药行业占据半壁江山 沿海地区医药经济发达
2009年医药百强涵盖了7大子行业中的6个,其中有47家为化学药品制剂企业,31家为中成药企业,16家为化学药品原料药企业。化学药品行业以63%的企业占比居首位,其次是占比31%的中成药行业。
化学药品行业各项指标在医药百强中的占比情况均高于企业数占比,单位企业的指标完成率较其它子行业高,但销售成本的居高则提示人们,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还可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强企业管理与提高规模效应是该子行业降低成本的有效举措之一。而中成药行业相对较高的销售费用对其利润总额有一定的影响,减少运营销售环节的开支,是该子行业增加利润的一大管理手段。
2009年医药百强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山东和江苏入围企业均在10家以上,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达27.7%;北京、河北、上海、浙江、广东5省、市均有5家及以上企业入围,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达33.9%。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和地方扶持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规划得到贯彻落实,企业自身做大做强战略实施见效。
医药百强中,单位企业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29.8亿元。吉林、黑龙江、天津、河北、辽宁、浙江、广东、江西、江苏9个省、市入围企业的单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平均水平,其中吉林省是**平均值超过100亿元的省份。
医药百强中有59家企业属于股份制,25家属于外资与港澳台投资,6家属于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的销售成本相对较高,高成本对应的就是利润的削减,由此进一步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状态与对研发的持续投入。研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创新与发展。而这一不良循环在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里并未凸现。特别是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相对的高利润、低成本,摊薄了销售费用的影响,并形成一定的积累与再投入。股份制企业的低利润与其较高的销售费用支出有一定的关联,相对灵活的销售策略是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竞争市场份额的手段之一。
医药百强中,69家企业属于大型企业,29家属于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只有2家(企业从业人数没有达到统计上大中型企业划分标准而划为小型企业)。“大”是百强企业的特点。
大型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对成本、费用和利润有较好的掌控。与此相比,中型企业的费用和成本有点偏高,而小型企业则存在成本问题和规模问题,其控制销售费用使得收入与利润保持相对较一致的发展水平。 作者:张建明 钟倩
责任编辑:小季 WWW.1168.TV 2010-8-27 11:50:16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适用范围】用于缓解颈、肩、腰、腿及闭合性软组织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人群的物理冷敷。【使用方法】外用。将本品适量直接涂抹于不适部位,轻轻按摩2-3分钟,每日2-3次。
【适用范围】用于缓解颈、肩、腰、腿及闭合性软组织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人群的物理冷敷。【使用方法】外用。将本品适量直接涂抹于不适部位,轻轻按摩2-3分钟,每日2-3次。